搜狐网GDMS专访|微盟营销副总裁金文森: 拒绝复制以“人感”和差异化重构营销确定性
。面对当下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市场节奏不断加快的现状,不少品牌陷入同质化竞争与流量焦虑之中,品牌想要标新立异,更好地出圈,构建差异化的优势就成为当下品牌寻求突破的最佳通路。
9月16日,在第十一届GDMS全球数字营销峰会上,微盟营销副总裁兼微盟传播TEAM PRO创始人金文森受邀出席,并发表了题为《一出好戏:达人营销进入角色时代》的主题演讲。会后,金文森先生接受了搜狐网的专访。作为深耕营销领域15年的资深专家,他带领的微盟传播TEAM PRO凭借“策略、数据、资源、执行”四大核心能力,在2024年已荣膺37项行业大奖。在本次分享与采访中,他围绕“达人角色运营”、“品效平衡”及“AI与人文的博弈”等行业热点,深度阐述了对当前营销变局的洞察与应对。
在峰会演讲中,金文森提出了“达人角色策略”这一核心主张。他呼吁营销人应打破将达人视为纯执行工具的惯性思维,建议根据曝光、信任、转化、口碑等不同传播目标,为达人精准匹配戏剧中的特定“角色”,并让硬广与软广作为有效工具,协同完成一场沉浸式的品牌沟通。
Q1:在您看来,“角色化运营”这种方式对营销团队的底层能力结构提出了怎样的颠覆性要求?
金文森:我认为达人营销并不是单纯的从“工具化”变为“角色化”,而是结合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筛选达人,看到达人背后的人群画像与标签。
其一,媒介团队是基础支撑。其价值不仅在于拥有庞大的达人资源库,更在于能否精准判断某类“角色”是否契合不同品牌客户的品类特性与传播目标,并在短期内实现可衡量的效果。这对媒介团队的策略理解力和资源匹配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二,策略团队是价值核心。优秀的策略团队必须深度共情客户立场,主动思考客户当下的核心目标与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仅是服务的执行者,更应成为客户业务的伙伴,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可落地的传播思路。
其三,执行团队是效能关键。在当下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传统的“执行-复盘”周期已无法适应节奏。我们强调实时复盘与动态优化:一条达人内容发布后,两天内即可基于数据反馈评估匹配度与效果,执行团队随之灵活调整后续动作,形成“投放-反馈-优化”的敏捷闭环。
Q2:您认为要如何为品牌挑选合适的演员(达人),都需要考虑到哪些评估维度?
新品推广与老品翻新,所遵循的营销逻辑本质不同。我们的核心主张是:必须主动寻找差异化路径,避免与竞品在达人投放上同质化竞争。关键在于从“情感故事”和“产品故事”出发,结合客户的实际营销目标,构建独特的沟通策略。以一款定位20-25岁消费群体的洗面奶新品为例,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若竞品倾向于集中投放头部达人,我们则会采取差异化打法:不以头部达人为核心,而是通过大量中腰部达人与KOC组合,在总曝光量级上维持竞争力,同时更注重真实用户层面的渗透与互动。
此外,我们也会匹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背书,根据不同品类特性精准选择专业人士,强化产品卖点的专业可信度。这一切都服务于一个目标:围绕品牌自身的产品定义与受众特征,形成一套系统化、可复用的营销策略方法。
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具体案例往往难以完全复制,但方法论具备持续价值。即便只是微小的差异化,我们也致力于为客户精准识别、深入打磨,帮助其建立属于自身的、可持续的营销打法。
当下不少品牌面临预算紧缩与结果导向的双重压力,追求即时效果与长期品牌建设的矛盾愈发突出。对此,金文森认为,生存是第一要务,但短期策略不仅是为了求生,更是积累可量化数据、获取真实用户洞察的战略动作,为长期的品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Q1:当前环境下,许多品牌主的营销预算变得愈发谨慎和结果导向。在您看来,品牌应该如何平衡“追求即时效果”与“投资长期品牌建设”之间的矛盾?
金文森:在当前的经济周期中,矛盾的优先级是动态变化的。对品牌而言,生存是第一要义:只有先稳健地活下来,才能为后续的品牌建设积累底牌。
因此,我们始终建议客户优先聚焦短期可衡量的目标。但短期不代表短视,每一轮达人合作与广告投放都应视为一次数据资产沉淀。通过实时复盘与动态调整,我们将消费者洞察迅速反馈至客户端,推动产品端快速响应。
无论是护肤、3C,还是服装行业,产品迭代速度都在不断加快。作为营销人,我们的核心角色是成为品牌的“市场传感器”,通过精准的数据反馈,帮助品牌始终围绕“产品第一”的原则,在波动中保持敏捷,在竞争中建立真实壁垒。
Q2:对于实时数据反哺品牌产品迭代这件事,在近期的合作Case中,是否有哪个客户案例让您印象深刻?
金文森:我可以分享一个小众市场的品牌客户案例,相较于做法趋同的大众市场,小众品牌往往更能体现差异化策略的价值。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了一个男士品牌的Workshop,在该市场的Workshop中,我们与客户共同深入消费者层面,基于真实的市场调研反馈驱动产品迭代。我在参加这个Workshop之前,觉得男士护肤还停留在擦水乳的阶段,可能还会注重抗老、抗衰。一个关键的发现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认知:数据显示,男士用户对“美白”的需求优先级远高于“抗衰”。品牌据此快速响应,推出了以美白为核心卖点的三合一精华液。
这个案例充分论证了:将前端社交媒体及市场数据转化为精准的消费者洞察,能够直接反哺产品研发,形成“数据-产品-营销”的闭环。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制定出真正具有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AI虽是提升营销效率、优化人力的强大工具,但金文森指出,其无法替代由真实场景与人格魅力构成的“人感”。他认为,情感连接与真实体验,始终是品牌叙事不可动摇的基石。
Q1:您认为,AI在赋能“全域整合营销”方面,最具颠覆性的应用是什么?但有哪些是无法替代的?
金文森:我认为AI对品牌营销的赋能已渗透至各个环节。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创意生成提供了系统化支持,改变了传统主要依赖人力搜集灵感、基于过往经验与客户需求进行内容产出的工作模式。
然而,人与机器的根本差异也正源于此——AI长于逻辑与效率,而人则拥有情感、洞察与共情能力,即所谓的“人感”。这种“人感”是内容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情感连接的关键,也是AI目前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正如优秀的vlog达人能够自然地将产品卖点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其背后正是真实人格、生活状态与情感表达所构建的信任基础。
因此,在达人营销中,我们应该更注重精准匹配品牌诉求与达人的人设标签、生活角色,通过强化“人感化”叙事来提升内容共鸣。这种基于人性洞察的创意能力,正是营销者在AI时代保持竞争力的根本。
当前,达人营销的核心瓶颈已从“流量焦虑”转变为“内容焦虑”。面对AI生成的内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强化“人感”的价值,创造具备深度“人感”的创意,已成为当下破局的关键。
金文森:在AI的应用层面,我们正系统性地将其运用于投流素材的迭代与数据分析中。在强调理性卖点、转化效率的投流素材制作上,AI能够快速生成并优化内容,替代传统复杂、高成本的人工流程,预计可提升80%以上的人效。
然而,我们也清晰认识到AI的边界。正是基于“体育运动中,人的体验无法被量化”这一判断,我们这两年持续深耕体育营销赛道。体育需要实景参与、情感共鸣与身体感知,这些特质难以被算法替代。经过此前体育大年的积累,我们已与多位网球领域优质博主及头部明星建立合作。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这一方向的投入,聚焦于那些真正依赖“人感”真实触达的营销场景,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纵观15年职业生涯,金文森对营销的热忱始终不减。于他而言,这个行业如同一扇独特的窗口,让他得以贴近消费脉搏、洞察经济周期,并与众多企业的CEO、CMO深度交流,把脉行业变革。“尽管节奏很快,时常感到疲惫,但我内心始终充满新鲜感,觉得自己很年轻。”
当行业普遍陷入焦虑与内卷时,微盟传播TEAM PRO正以其差异化的策略、人本化的沟通以及对体育营销等赛道的前瞻性布局,为品牌破局。团队致力于构建一条超越短期流量、可长期沉淀的确定性增长路径。正如金文森所言:“没有可复制的成功案例,唯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