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体育教育 点燃校园活力
透过摄像头,将学生的动作精准捕捉并加以分析;体测时,可以智能识别违规、自动评判、快速排名;体育课上,为孩子演示动作,并基于群体测评数据反馈,帮助教师教学……目前,我市6所试点学校“智慧操场”陆续启用,并接入“智趣新体育”管理平台,实现对学生运动数据的实时检测和管理,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持,成为中小学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月23日,在安化县东坪镇紫薇中学的“智慧操场”上人头攒动,学生们正兴致勃勃地进行着各种体育锻炼。跳绳、跳远、仰卧起坐、50米跑……刚结束800米赛跑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操场,然后围聚在风云榜大屏前查询成绩。“3分35秒,排名第二十……下次我一定要冲进前十!”七年级2414班的瞿邓洁查看完自己的800米跑数据后,信心满满地立下了新目标。
“智慧操场”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有趣的运动环境。它是一种通过物联网摄像头和AI边缘计算服务器,基于人工智能运动视觉算法对操场及体育教室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创新解决方案,相当于为操场装上了“摄像头眼睛”“人工智能大脑”和“语音交互嘴巴”。“智慧操场”如同学生的“专属私教”,通过增强运动中的智能交互性,支持学生无需教师指导即可进行自助式锻炼,既提高了课后参与度,又能激发运动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水平。“无论是课间还是课后,智慧屏前总是排起长队,自从有了‘智慧操场’,我们越来越爱运动了,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学生吉孙浩说。
在紫薇中学的操场中央,2414班的同学们正整齐列队,准备开始一场跳绳测试。体育教师王忠指挥大家举手开启测试。随着系统启动,操场上的智能显示器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发出清晰的口令指令,并在测试完成后即时反馈成绩。54名学生的测试仅用10分钟就高效完成,系统随即自动生成了完整的成绩和分析报告,王忠轻车熟路地打开手机上“智慧体育助手”小程序查看成绩和报告。王忠介绍:“过去我们只能依靠经验指导,现在通过查看小程序里的成绩报告,我们能精准发现学生的训练短板,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智慧操场”的引入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智慧操场”通过AI视觉算法、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推动体育教学从“一刀切”向“分层教学”转变。边缘摄像头实时捕捉学生动作,AI算法分析规范性并即时反馈,建立个性化评价档案。系统结合专家知识图谱,生成运动报告,为教师提供科学诊断建议,实现精准指导。同时,系统还构建课后1小时教学闭环,全面跟踪学生运动情况,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实现体育教学练测评考全流程的科学化管理。
5月12日至21日,南县体育中考在南县一中田径场举行。此次测试创新引入“智慧操场”系统,能在一小时内高效完成300名学生跳绳体育测试。系统通过固定部署的物联网摄像头,同步监测多个考试项目,自动识别违规动作。仰卧起坐测试中,有学生未触膝即被AI精准捕捉,现场语音提醒;长跑项目则通过人脸识别自动匹配身份,终点摄像头实时计算成绩。“借助这套智能化系统,我们考务统计时间从原来的一周压缩到即时生成,整体效率提升200%以上。”南县教育局体卫股股长樊国强表示。
“智慧操场”系统作为智能化的“电子考官”,涵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有测试项目,支持各省市体育中考项目要求,特别针对体育中考场景设计了标准化评测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考试成绩自动识别与判定,显著提升考试效率与公正性。该系统创新性地实现多人同时测试、考试过程视频全程记录及回放功能,大幅降低传统考试模式的人力物力投入,并在考试过程中实时监测考生动作规范(如踩线、未抱头、未触膝等违规行为),通过智能语音即时提醒确保考试流程的规范性与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