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app:熊园:我国服务消费
我国服务消费占比、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当前外需承压、内需不足的环境下,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正当其时。
2、参考美国、日本等海外经验:我国文化娱乐、金融保险消费占比偏低,后续发展空间大;医疗、交通、通信占比相当;居住、教育消费占比则偏高。
3、政策看,有4大发力方向:给居民针对性增收(消费券、生育补贴等);减负是核心(加大保障房、公共教育投入等);吸引外需(入境游,文娱产品出口等);优化供给(升级传统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服务消费等)。
1、政治局首提“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指向服务消费可能成为下一阶段促消费政策的关键抓手。4月25日,九游官方入口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服务消费…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如我们此前分析,相较于此前会议表态,本次首提“大力提振服务消费”,且将服务消费提至“两新”之前,指向服务消费或将成为下一阶段促消费政策的关键抓手。实际上,2024年以来,中央已密集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份文件鼓励服务消费发展,对养老、家政服务都有专门部署。
2、整体看,我国服务消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低,而服务逆差、服务就业规模大;发展服务消费有助于扩内需、促转型、稳就业,正当其时。
需求端看,我国服务消费占比较低,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GDP占比仅55.6%,远低于美欧日70%-80%的水平;服务消费不足是我国整体消费占比偏低的重要原因,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低于2023年美国、日本的68.5%、55.8%。
供给端看,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低、服务贸易逆差大,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带动服务业生产和投资,培育新质生产力。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体现为202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GDP占比为54.6%左右,远低于美欧日60%-80%的水平;我国2024年服务贸易逆差超1万亿元。扩大服务消费有助于带动服务业发展,形成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
就业端看,服务业拉动就业规模大、能力强,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2023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约3.6亿人,占比48.1%,远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29.1%、22.8%;每亿元服务业GDP拉动就业489人,高于第二产业的452人。此外,外卖快递等服务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也使得服务业成为最大的就业“蓄水池”。
3、结构看,对比美日,我国服务消费中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的占比偏低,医疗、交通、通信占比相当,居住、教育的占比偏高。
文化娱乐:我国文化娱乐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占比仅有3%,远低于美国的10%,日本的11%(中国、日本为2024年数据,美国为2023年数据,下同),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仍低,消费结构偏基础有关。未来休闲旅游、电影游戏、手办潮玩等文娱消费发展空间很大,预计相关领域也将是服务消费政策的重点发力方向。
金融保险:我国没有金融保险消费的独立核算分项,可能属于其他用品及服务分项,占比在3%以下,远低于美国的8%,也低于日本保险消费的3%;这应是与我国基本医保制度较为完善,商业险只是作为补充有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金融保险消费的发展空间也仍大。
医疗:我国医疗保健消费占比9%,介于美国的21%和日本的5%之间。美国医疗消费占比偏高,与美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更依赖私人医疗有关;而日本公共医疗支出占比较高,而私人医疗支出占比较低。我国医疗体系更类似日本模式,目前9%的占比并不算低。
交通通信:我国居民的交通消费占比11%,略高于美国和日本的10%;通信消费占比3%,介于美国的2%和日本的4%之间,处于正常水平。其中交通消费占比与美日持平,是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未来随着汽车保有量上升,交通消费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
居住:我国居住消费(包括房租、公用事业费、自有住房折算租金)占比22%,高于美国的18%,日本的16%,这与我国消费结构偏基础有关,可能也受到我国房价长期上涨、推动房租也相对偏高的影响。
教育:我国教育消费占比8%,高于美国的2%,日本的3%,虽然近年来国家推动“双减”,但我国教育支出占比仍然偏高,可能与我国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部分教培机构转入“地下”继续经营有关。
4、政策看,居民增收(如消费券、生育补贴)、减负(加大保障房、公共教育投入)是核心;吸引外需、优化供给,共同助力服务消费发展。
消费券:我们在此前报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海外和历史经验分析》中对此有详细分析:相较于以旧换新,消费券更针对服务消费,刺激见效快;但从历史经验看,效果持续性更弱。如果发放1100亿左右的消费券,短期对服务消费的拉动效果应会较为明显,但全年看效果存疑;这背后可能与发放规模小,服务消费涉及的产业链较短有关。
生育补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发放育儿补贴,3月呼和浩特将育儿补贴标准提高至每年1万元,并为入托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每年发放600元托育机构照护补贴。预计后续全国的补贴除了直接发放现金,也将对托育养育类服务提供针对性补贴,有望持续拉动服务消费。
如前文分析,我国居住、教育消费的占比偏高,挤压了其余服务消费,通过加大相应领域的公共支出,可替代私人消费,释放消费空间。
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5Q1北上深租金收入比仍在30%以上,杭州广州也高于20%,居民租房压力较大,应继续加强保障房建设,尤其是在核心一二线城市,以缓解租房压力。
加大公共教育投入:2022年,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4%,低于2012年高点的4.3%,应与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快速下降有关;国际对比看,高于日本的3.2%,但仍低于美国的5.4%、欧盟的4.8%(2021年)。后续应继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升高端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大普惠学前教育投入,减轻养育负担。
3)吸引外需:便利外国游客入境旅游,鼓励文娱产品出口。2024年1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2025年4月,商务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提高境外旅客在华购物的便利性。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游戏、短剧、网文等文娱产品出口也持续高增,海外需求增长空间大。
4)优化供给:提质升级传统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服务消费,5000亿再贷款已落地。《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此有详细建议:传统服务消费方面,如提升餐饮服务品质、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等;新型服务消费方面,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发展等。资金方面,5月9日,央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近日,美国加州里士满市发生多起鸟类离奇死亡事件,引发当地民众困惑与好奇。自今年2月以来,九游官方入口该市陆续清理出50多只鸟类尸体,甚至曾单日死亡5只以上。众多鸟类在飞行途中突然“爆炸”,尸体坠落在街道或民宅后院。目击者称,鸟类坠落前听到巨大爆炸声,靠近地面时瞬间爆炸,场景十分残忍。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推出百年未见的高关税后,美国债市陷入动荡。
今年1至4月份,我国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这个亮眼数据的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加大力度布局海外市场。在汽车出口物流链中,汽车运输船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5月20日,凤阳文旅局通报鼓楼瓦片脱落 :去年3月维修竣工,当地已成立调查组。
知情人回应娃哈哈为何找今麦郎代工 市场需求突增 内部产能不足 代工不到一年,今年4月已终止合作
柴某某是否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近期有人针对许昌某知名商贸企业发布了不少的诋毁信息,称进价几百的玉石卖几万,还说怀疑该企业偷税等等,并表示准备好材料要递交给中央巡视组。 都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发言当然也要以事实为基础,如果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 造成企业信誉、商品声誉受损的,轻则要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重则会面临刑事追责。 刑法第221条规定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罪。 该知名商贸企业已在当地的中级法院对在网络上散布信息的人员提起了诉讼,但是,当地中级受理的案件应该是侵犯名誉权的民事案件,损害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罪的案件,属于刑事公诉案件,如果要追究行为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罪的刑事责任,需要公安机关侦查。 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罪的立案标准有三点:一是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在50万元以上;二是,未达到50万元以上的数额标准,但是造成了公司、企业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三是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因老百姓不买账,尽管该知名企业遭到恶意诋毁,但生意却更加火爆了,所以,根据损害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罪的刑事立案标准,要追究恶意诋毁人的刑事责任,只有看“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这个口袋,能不能装了#刑事辩护律师
中美关税政策最新调整后,国内不少物流货运代理企业纷纷被美国客户催单,美国线航运出现“抢舱热”。当记者来到深圳一家货运代理企业时,看到这里的仓库一派忙碌景象。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美国客户那边已经出现了货物短缺的情况,正不断催促企业赶最近的船期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