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NINE GAME)体育·官方网站-中国智慧体育科技领导者

九游体育:运动赋能城市 健康点亮生活 兰州谱写体育强市时代乐章-九游体育

九游体育:运动赋能城市 健康点亮生活 兰州谱写体育强市时代乐章

  

九游体育:运动赋能城市 健康点亮生活 兰州谱写体育强市时代乐章

  站在黄河之畔,聆听金城律动,体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能量,为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谱写着崭新的篇章。从兰州奥体中心内震耳欲聋的呐喊,到黄河风情线上跑者坚定的步伐;从专业赛场上运动员挑战极限的矫健身影,到社区广场上市民日常锻炼的惬意身姿——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的圆满落幕、兰州马拉松的火爆出圈、高端赛事的接连落户、职业足球的历史启航,以及全民健身的蓬勃热潮,共同构成了一幅活力迸发、气象万千的体育画卷,清晰标注着兰州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征程上迈出的坚实足迹。

  刚刚成功举办的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集中展现了兰州体育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与深厚底蕴。在为期一个月的赛期里,近6000名运动员在39个大项、476个小项的广阔舞台上挥洒汗水、奋勇拼搏。赛场之上,捷报频传,纪录屡屡刷新:3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标准,104人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6人成功打破全省纪录。这些闪耀的数字,是竞技水平实现新跨越的有力证明,更是运动员们日复一日刻苦训练、赛场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竞技精神的最佳体现。高水平的裁判团队、布局精妙的场馆网络、专业细致的赛事保障,则如同无声的基石,确保了这场规模空前的体育盛事公平、顺畅、高效运行。

  如果将市运会比作对兰州本土体育实力的一次全面检阅,那么兰州马拉松的火爆出圈,则是兰州以体育为媒介,走向全国、链接世界的精彩亮相。五月的黄河之滨,四万跑者齐聚。2025兰州马拉松以空前的报名人数和卓越的组织服务,再次奠定了其作为中国马拉松领域标杆赛事的地位。这场赛事所凝聚的合心合力强省会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跑者,转化为对兰州城市品格的由衷赞叹。更为重要的是,兰马的成功已超越了单一的体育事件,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赛事期间机票火车票售罄、酒店一房难求、景点游人如织、美食火爆出圈,生动演绎了一场赛事如何激活一座城。

  兰州吸引世界的,不止于马拉松的激情。近年来,一系列高水平、高规格的全国性乃至国际级赛事纷纷青睐这片土地,标志着兰州承办高端赛事的能力获得了广泛认可,城市体育实力显著增强。中国足协女子五人制足球联赛总决赛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落户兰州,让兰州成为国内女子五人制足球赛的重要举办城市。2023年WTT球星挑战赛的成功举办,更是兰州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光时刻。马龙、孙颖莎、王楚钦等世界顶级球星的到来,让全球目光聚焦金城。这一系列高端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观赏高水平比赛的需求,带动了体育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更极大地提升了兰州体育在国内的影响力。

  职业体育的启航,是衡量一座城市体育生态成熟度的重要标尺。今年3月,兰州职业足球迎来历史性突破——首支职业足球队“兰州陇原竞技”正式成立,填补了甘肃职业足球的长期空白。兰州陇原竞技的出现,不仅为本土球员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为球迷提供了情感寄托的载体,更标志着兰州体育产业化和职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为城市体育文化的深化和体育产业的完善注入了新的动力。

  体育的根基在于人民,活力源自大众。兰州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落脚于全民健身的广泛普及和民生福祉的持续提升。“十四五”以来,兰州市以锚定体育强市为目标,推动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全市全民健身场地达到2219个,实现社区和行政村全覆盖,每年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150场次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过170万。这组数字背后,是“15分钟健身圈”的日益完善,是遍布城乡的健身路径、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

  随着体育设施不断完善、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市民的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城市也因此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体育运动,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城市的每一寸肌理,让运动之美与生活之乐交相辉映,更成为展示兰州的一张闪亮名片。(记者 刘宝丽 文/图)

  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于11月1日在兰州音乐厅圆满落下帷幕。在为期一个月的激情角逐中,近6000名来自全市各地的运动员,在39个大项、476个小项的赛场上,用汗水与拼搏点燃了金城的运动热情,不仅创造了刷新历史的优异战绩,更在专业的赛事保障下,全面展现了兰州体育的蓬勃生机与市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为这座城市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体育华章。

  发令枪响,身影如箭离弦,泳池瞬间激荡起无数洁白的浪花;篮球场上,奔跑、抢断、传球、投篮,行云流水,比分在激烈的对抗中交替攀升……自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开赛以来,健儿们在各自项目上奋勇争先,以最佳的竞技状态不断突破自我,用汗水与激情点亮了每一个赛场。据统计,本届市运会有3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标准,104人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更有6人成功打破了全省纪录,竞技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与突破。

  群众组篮球比赛的战鼓于10月27日在兰州奥体中心综合馆副馆擂响。来自全市的11支劲旅齐聚一堂,用奔跑与跳跃点燃运动激情,为市民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篮球盛宴。赛场之上,战况激烈,精准的外线投篮、心有灵犀的传切配合、寸土不让的顽强防守轮番上演,局势瞬息万变,扣人心弦。

  “这次参赛队伍的水平普遍很高,大家都非常投入,比赛异常激烈。”永登县篮球代表队球员缪浩东在赛后表示,言语中充满了对赛事竞技水平提高的肯定与对胜利的渴望。

  碧波池中,同样上演着速度与激情。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基础大项——游泳比赛在奥体中心百合游泳馆正式拉开战幕。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高新区以及兰州市泳协等代表队纷纷派出精兵强将,踊跃参与这场水上角逐。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捷报频传,多项纪录刷新,成为本届赛事“突破”主题最生动的注脚:

  城关区代表队张守涵,分别以1:10.49、2:14.30的成绩打破男子初中组100米仰泳纪录、男子初中组200米自由泳纪录。

  同属城关区代表队的李琨瑶,在女子初中组100米仰泳项目中,以1:10.09的优异成绩改写了纪录。

  高梓萱在女子小学组200米个人混合泳中一展身手,以2:39.94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纪录。

  七里河区代表队亦不甘示弱,范诗悦以1:09.33打破女子小学组100米蝶泳纪录,李奕辰以1:14.50刷新男子初中组100米蛙泳纪录。

  这些不断被刷新的数字,背后是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赛场上的顽强拼搏,是他们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竞技精神的最佳体现。

  “我学习游泳已经两年了,非常喜欢这项运动。”小学组选手王辰睿娓娓道来,“这次参加了蛙泳、自由泳和自由泳4×50米接力。虽然对手都很强,但教练鼓励我说,战胜自己就是胜利。”这份经历,无疑比奖牌本身更为珍贵。

  群众组的比赛同样充满了感动与惊喜。首次参赛的刘才轶摘得女子50米蛙泳的桂冠,“第一次参加比赛非常兴奋,也倍感荣幸。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赛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爱游泳的朋友,非常感谢市运会提供的这个平台。”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裘贤裕可以说是市运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多年来,他从青少年组一路征战到群众组,此次摘得群众组男子50米蛙泳冠军对他而言虽是意料之中,但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赛场的新生力量:“看到了青少年组很多孩子游得非常不错,由衷地为他们感到开心。”这种传承,正是兰州体育事业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

  运动会不仅是竞技成绩的较量,更是体育精神与城市活力的集中展示。在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的拼搏瞬间、团结互助的温暖场景以及永不言弃的坚定意志,共同绘就了一幅充满力量与激情的动人画卷。

  十月的金城,秋雨绵绵,却阻挡不了运动健儿的绿茵热情。青少年组高中组足球比赛在雨中火热开踢,冰冷的雨水没有浇灭斗志,反而激发出球员们更加昂扬的竞技状态,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精彩的表现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市民冯凯乐观赛后激动地表示:“小伙子们不仅球踢得好,那份对体育、对足球的纯粹热爱和昂扬精气神,更值得肯定。”

  同样火热的激情也燃烧在篮球赛场。首次在现代化奥体中心参赛的皋兰县代表队队员彭宣升倍感振奋:“这里的比赛氛围非常好!”对他而言,市运会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是学习与交流的桥梁。“我见识了高水平运动员的技艺,也收获了宝贵的友谊。以后要多多交流学习,争取参加更多专业赛事。”他的感受,道出了许多运动员的心声——在比拼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

  10月9日,市十运会田径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从考验绝对速度的200米飞人大战,到蕴含战术智慧的800米耐力角逐,从展现技术之美的110米栏,到将团队默契演绎到极致的4×100米接力,每一个项目都充满对参赛者体能与意志力的挑战。参赛选手们用汗水诠释奋斗,用奔跑书写成长,充分展示了兰州市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夺得青少年组初中男子跳远金牌的马辉感慨道:“这次比赛高手云集,金牌来之不易。我看到了每一个人的拼搏,很受触动,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将全力以赴,争取更好成绩。”

  体育精神,不只体现在激烈的竞技场,也洋溢在群众参与的广阔舞台。10月14日,群众组广场舞比赛热闹开场。来自全市的10支代表队以舞会友,在或热情奔放、或柔美婉约的旋律中,展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传递着全民健身的快乐与激情。参赛选手孔天雪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能参加这次比赛,非常自豪和荣幸。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展现我们中老年朋友的健身风采,提高生活幸福感。希望以后多举办这类活动,我们都会积极报名。”

  运动员的精气神,同样在开幕式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月26日,在激昂的旋律中,国旗方队步伐铿锵,会旗、会徽引导下的各代表团意气风发、英姿飒爽地步入玫瑰体育场,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看完开幕式,心里特别振奋!”站在兰州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出口,市民徐龙江还沉浸在方才的热烈氛围里,谈及感受时赞不绝口。“入场的运动员们,个个身姿挺拔、目光炯炯,展现出昂扬的精气神。这生动地体现了兰州体育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让我们深感自豪和鼓舞。”

  从专业竞技到全民健身,从赛场拼搏到舞台绽放,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参与,全面展现了金城人民团结进取、活力迸发的精神风貌,书写了一段关于奋斗、友谊与梦想的秋日华章。

  公平竞赛是体育赛事的生命线。据介绍,为确保赛事严谨公正,本届运动会组建了1048人的高水平裁判团队。其中包括国际级裁判4名,亚洲级裁判1名,国家级裁判86名,一级裁判员456人。并由一批业务能力突出、职业操守过硬的专业人士担任各项目裁判长,为赛事的顺利、公平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10月5日,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乒乓球赛开赛。当日上午8时30分起,锐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内,280余名选手分青少年组(高中、初中、小学组)与群众组,在单打、双打、团体等项目中展开较量。白色乒乓球在球台上方快速穿梭,选手们大力扣杀的脆响与轻巧搓球的精准走位交替上演,观众掌声随每一轮精彩攻防此起彼伏。

  裁判长关欣步履不停地巡行于各张球台之间。“我们此次选派了包括4名国际级裁判在内的强大技术官员团队,”她承诺道,“必将以‘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原则,确保每一分都实至名归。”正是这份对规则的共同敬畏,让白色小球在球台上穿梭的每一次弧线,都承载着纯粹的体育精神。

  一场成功的运动会,离不开一张布局精妙的场馆网络。组委会匠心独运,构建起一个以兰州奥体中心为主,多点协同的赛事承办网络。确定了奥体中心、体育公园、体育中心门球基地、市体校、东郊学校未来城市分校、安宁堡小学、超级ONE体育公园、锐迅乒乓球俱乐部、市台球协会训练基地等9个比赛地点,确保各项目赛事高效开展。

  10月5日,这张网络迎来了高光时刻。六大项目在不同场馆同步启幕:锐迅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内,乒乓球疾如闪电,280余名选手老少同台,扣杀与搓球引来阵阵喝彩;全民健身中心综合馆中,羽毛球划出优美轨迹,182名选手为21项荣誉展开激烈角逐;兰州奥体中心郁金香综合馆内,排球与气排球隔网对轰;荷花网球馆内,围棋选手运筹帷幄,落子无声;体育公园的五人制足球场上,小将们灵活穿梭,攻防转换间尽显青春活力。

  多点同步开赛的盛况,不仅点燃了城市的激情,更展现了组委会卓越的组织调度能力,让高水平赛事与全民健身在这张网络上完美交融。

  田径高中男子组100米冠军柳鸿伟在冲过终点后,对脚下的跑道不吝赞美:“兰州奥体中心的这个场地很好,跑道很弹,有助于我们创造更好的成绩。”这朴素的评价,是对硬件保障的最佳肯定。

  七里河区代表团教练陈光宇的感触则更为深刻:“这次比赛的氛围、规模空前宏大,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非常专业,让我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体育盛事的快乐与尊严。”这番话,道出了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心声,也为本届运动会的保障工作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记者 刘宝丽 文/图)

  2024年10月,第23届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北方赛区)在兰州奥体中心百合游泳馆开赛

  当四万跑者的脚步踏响黄河之滨,当顶级乒乓球赛的弧光划过奥体中心,当万名球迷的呐喊响彻职业赛场——兰州,这座深植着厚重历史的城市,正被体育注入全新的青春活力。以赛为媒,以体兴城,兰州通过一系列高规格赛事的成功举办和职业体育的启航,不仅点燃了市民的激情,更在城市发展的赛道上实现了精彩的“加速跑”。

  5月25日7时30分,伴随清脆的发令枪响,2025兰州马拉松在兰州奥体中心正式开赛。4万名跑者齐聚黄河风情线名国内外精英选手与大众跑者黄河畔同台竞技,尽情享受竞技体育的独特魅力。作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2025兰马吸引了31.1352万人报名,刷新兰马报名人数纪录。

  即便赛事圆满落幕,兰马的热度仍未消退。“最热情的马拉松”“国内马拉松氛围天花板”“马拉松界的春晚”……跑友们的评价背后,是赛道两旁市民与志愿者的全力支持:他们早早守候,挥舞旗帜、高喊加油,用真挚鼓励为跑者注入力量;全方位的保障与细致入微的服务,更让每位参赛者能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这份合心合力,如一股无形的暖流,流淌在兰马的每一段跑道上,既滋养着兰州的精神土壤,也孕育出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城市品格,让兰马超越了赛事本身,成为兰州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天津网友“空空要跑步”在抖音上的分享,正是这份城市温度的生动缩影。视频里,他举着手机,声音哽咽地说:“赛道上藏着这座城市最滚烫的心意,兰州把所有能拿出来的,全都拿出来办这场赛事,合心合力强省会的精神太让人感动了,明年我还要来!”这份感动,不仅留在了跑者心中,更转化为激活城市活力的强力引擎。

  赛事期间,通往兰州的机票、火车票大面积售空,市内酒店一房难求,中山桥、黄河母亲雕塑等景点游人如织,牛肉拉面、手抓羊肉等特色美食火爆出圈——“运动+消费+文化”的创新模式,让兰马成为文体旅资源深度互动的实践场。7月11日出炉的2025兰马经济社会效益评估及大数据分析,更用数据印证了这份活力:跑者直接消费影响达6.004亿元,赞助商及合作伙伴营销投入价值约0.6365亿元,直接经济效益总计6.6405亿元;其间全市接待游客132.75万人次,30家星级宾馆平均入住率达75.6%,间接经济效益达8.64亿元。

  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本届兰马共联合131家媒体单位、邀请国内262名记者和214名网红达人参与宣传,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微博.5亿,抖音线万+。此外,通过甘肃卫视及119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各直播平台观众累计突破1.38亿人次,合计产生传播价值11.253亿元。2025兰州马拉松已落下帷幕,但它留下的远不止赛道上的足迹。广泛的社会效益、热烈的城市反响、跑者的赞誉支持,共同为金城兰州描绘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这场全民体育盛典,既塑造了兰州的城市文化符号,更拉动了本地消费增长与旅游热潮,为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2023年WTT球星挑战赛首次落户,到2025年中国足协女子五人制足球联赛总决赛三度扎根,再到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的持续回归,兰州正以高端体育赛事为纽带,书写着西部城市的体育发展新篇章。这座黄河之畔的古城,不仅凭借优质的办赛能力赢得赛事方与运动员的认可,更通过赛事的持续落地,实现了城市活力与体育实力的双向提升。

  作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女子五人制足球赛事,中国足协女子五人制足球联赛自2022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三年选择不同城市落地。而兰州自2023年首次承办总决赛后,成功实现“三连办”。

  11月5日,由中国足球协会与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兰州市体育局承办,兰州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兰州奥体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2025中国足球协会女子五人制足球联赛(简称“2025女五联赛”)“兰州银行杯”总决赛在兰州奥体中心郁金香综合馆开赛。代表中国女子五人制足球最高水平的8支高水平女子五人制足球队同场竞技,向女五联赛最高荣誉发起冲击。

  赛事期间,场馆内座无虚席的观赛场景、线上线下高涨的讨论热度,不仅为兰州足球发展注入新活力,更让五人制足球这一项目在西北地区的普及度显著提升。连续三年的赛事沉淀,让兰州成为国内女子五人制足球赛事的重要承办地,也印证了城市承接持续性高端赛事的能力。

  如果说女五联赛是兰州体育实力的“长期答卷”,那么2023年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球星挑战赛的落地,则是兰州向世界展示办赛水准的“高光时刻”。作为WTT五大赛事之一,该赛事当年在全球共设四站,兰州站是中国境内首次承办这一级别赛事。18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名世界顶级乒乓球运动员齐聚金城,马龙、孙颖莎、王楚钦等名将的参赛,将赛事关注度瞬间拉满。

  在团队球类与国际赛事之外,兰州在单项体育赛事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劲的承接实力。2024年10月,第23届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北方赛区)在兰州奥体中心百合游泳馆开赛,这是该赛事第二次选择兰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0所高校的600余名运动员,在此展开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大学生游泳赛事之一,该赛事规格高、规模大,不仅点燃了兰州本地的游泳热情,更吸引了省内外游客专程前来观赛,带动了“看比赛、逛黄河、吃牛肉面”的消费热潮。赛事的持续落地,既推动了游泳项目在兰州的普及,也让兰州奥体中心成为国内高校体育赛事的热门举办地,进一步夯实了城市的赛事承办基础。

  连续承办高端赛事的背后,是兰州体育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的双重支撑。兰州奥体中心作为核心场馆群,涵盖郁金香综合馆、百合游泳馆等专业场地,可满足足球、乒乓球、游泳等不同项目的赛事需求,其现代化的场馆配置达到国际赛事标准;而从交通接驳、住宿保障到餐饮服务,兰州围绕赛事构建的一站式保障体系,让运动员与观众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同时,赛事的举办也形成了良性循环:高端赛事吸引大量人流,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为城市带来经济收益;而经济收益反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承接更高规格赛事的能力。

  如今,兰州已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只闻牛肉面香”的西部城市,而是逐渐成为国内体育赛事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从女子五人制足球的“三连办”,到WTT赛事的“首次落户”,再到大学生游泳锦标赛的“持续回归”,兰州正以赛事为笔,描绘着“体育+城市”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今年3月10日,兰州职业足球迎来历史性时刻——职业足球队“兰州陇原竞技”正式成立,标志着甘肃职业足球空白得以填补。

  3月22日晚,2025赛季中乙联赛首轮在兰州奥体中心打响,兰州陇原竞技正式开启职业联赛征程。在近万名球迷的呐喊助威中,球队以1:1战平杭州临平吴越,收获新赛季首个积分。开赛前,看台上早已涌动起助威浪潮。专程从重庆赶回的球迷侯鹏激动地说:“我昨晚专门坐车过来,就为支持家乡球队。十几年前跟着红沙球迷会给甘肃奥鑫队助威,后来球队解散成了遗憾。如今兰州重燃足球火种,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回来为我们的球队加油!”

  10月18日,兰州陇原竞技在兰州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迎来本赛季主场收官战。在这场保级组第29轮比赛中,兰州陇原竞技迎来劲旅广州蒲公英的挑战,近11000名球迷到场观赛,赛前看台上展示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巨型TIFO震撼全场。最终,兰州陇原竞技以1比0锁定胜局,用一场关键胜利为主场赛事画上圆满句号。

  从赛季首轮陪伴到最后一个主场,兰州陇原竞技的球迷们始终不离不弃。资深球迷黄虎林见证了甘肃职业足球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他在谈到球队成功保级时感慨万分:“2025年兰州陇原竞技足球队成立后,我是一场没落,从低谷到辉煌我都是见证者。今天最后一个主场来了这么多球迷,说明我们甘肃球迷对足球的热爱和情怀。希望2026年我们的球队能更上一层楼。”

  10月25日下午,2025年中国足球乙级联赛最后一轮,兰州陇原竞技在客场以4比0战胜泉州亚新,完美结束本赛季征程。回顾整个赛季,球队以10胜10平10负、积40分的成绩位列保级A组,圆满完成保级目标。这支新生球队用整个赛季的顽强拼搏,不仅为甘肃足球赢得了尊重,更在当地球迷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感谢2025有你们,以足球之名为兰州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更是你们的努力让兰州足球有了底气。”兰州陇原竞技官方视频号下,球迷“如颖随行”的留言道出了本土职业足球对兰州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意义。兰州陇原竞技每一次客场征战的全力以赴、每一场主场对决的热血坚守,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力量不仅凝聚了市民情感,让不同群体因足球产生共鸣,更向外界展现了兰州开放包容、活力迸发的城市气质,为城市形象注入了鲜活的体育基因。(记者 刘宝丽 文/图)

  2025兰州马拉松跑遍兰州系列活动兰州奥体中心站鸣枪开跑全民健身,彰显着一座城市的蓬勃朝气,更是一座城市致力于体育事业的浓厚标记。近年来,兰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体育强市建设目标,持续推动全民健身扩面、竞技体育提质、青少年体育强基和体育产业增效,体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十四五”时期,我市相继建成奥体中心、兰州体育馆等一批重要体育基础设施,全民健身场地达到2219个,实现社区和行政村全覆盖,每年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150场次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过170万,体育已成为黄河儿女日常生活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盛夏的兰州奥体中心,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运动的激情。6月20日,由兰州市体育局、教育局主办,兰州奥体中心承办的奔跑吧·少年“令牌·云启杯”2025年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暨兰州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赛在这里启动。

  本次选拔赛共设置了篮球、十一人制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热门项目。在为期十余天的激烈角逐中,来自全市各中小学、俱乐部的数百支代表队、数千名青少年运动员同场竞技,尽情展示运动才华与青春活力。

  排球场上,未来的希望正在萌芽。7月6日,备受关注的2025年兰州市青少年排球项目后备人才选拔活动在兰州奥体中心综合馆举行。此次面向U12年龄组的选拔吸引了28名小选手参与,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选拔,挺激动的。”来自城关区金塔巷小学的五年级学生田煜虽然年纪尚小,身高却已突破1.7米。谈及对排球的热爱,她眼中闪着光:“排球是一种很热血、而且非常积极向上的运动。”她的偶像是女排国手王媛媛,“她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精神我觉得很美好。如果我能被选上,我希望自己打得越来越好。”

  绿茵场上,足球梦想同样在绽放。7月17日,兰州市U13足球精英梯队暑期训练营在兰州奥体中心户外笼式11人制足球场正式开营。经过严格选拔的30名U13年龄组精英队员,将在这里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高水平训练。

  兰州陇原竞技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全儒表示:“举办此次暑期训练营意在为兰州市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搭建一个高水平、专业化、系统化的训练与选拔平台,挖掘并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精英后备人才,完善兰州市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队建设体系的同时,为俱乐部梯队建设储备后备力量。”他鼓励小球员珍惜机会,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磨砺意志,树立“冲出甘肃、走向全国”的远大志向。

  队员王嘉懿难掩兴奋之情:“特别兴奋,自己能够成为精英梯队的一员。我将刻苦训练,争取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足球队员。”队员柳易辉也充满期待:“训练营的足球氛围很浓厚,教练很专业,我希望通过这次集训加强基本功,以后能够进入职业队伍,为家乡的职业足球争光。”

  据了解,2025年兰州市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选拔总目标人数为96人,分高中、初中和小学三个组别进行。入选队员在秋季学期将坚持每周六日的集中训练,并结合各自学校的日常训练,待寒假期间还将进行为期30天的冬训,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培养模式。

  从排球到足球,从室内场馆到绿茵场地,兰州正以系统化的培养体系、专业化的训练团队和科学化的选拔机制,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搭建广阔的平台。

  金秋十月,金城处处涌动着运动的热潮。10月25日,奥体中心内,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各项赛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与此同时,“迎十运促消费”活动在奥体中心旗阵广场同步启动。这一活动不仅为市十运会营造了更加浓厚的赛事氛围,更是通过发放总额近700万元的体育消费券,实实在在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健身热情。

  本次消费券发放活动联合了兰州奥体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时悦健身(兰州)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形成了政企联动的强大合力,精准匹配赛事参与者与市民的多元化健身需求。活动现场共计发放各类体育消费券35000张,总额近700万元,创下本年度单批次发放规模的新高。消费券覆盖品类与十运会赛事场景深度绑定,既包含篮球、网球、足球、乒乓球等热门大众运动项目,更针对青少年群体推出中考体育培训、游泳、武术等专项优惠,同时兼顾形体矫正、仪态打造等群众审美健康需求,形成了全龄段、多业态的消费激励矩阵。

  这场“赛事搭台、消费唱戏”的联动活动,通过政策激励与市场活力的双向赋能,将十运会催生的体育热情与真金白银的惠民政策深度融合,有效吸引市民走出家门、参与健身,同时带动体育培训、装备销售、场馆运营等相关业态协同发展,为城市体育事业与产业注入了双重动力。来奥体运动的市民柴茂盛在旗阵广场顺利领取到体育消费券,高兴地说:“运动完还能拿到实用的消费券,太惊喜了。这一年明显能感受到兰州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体育爱好者,我一定会积极参加这类活动,也盼着未来这样的活动能越办越多、越办越火。”

  激活全民健身热情,不仅需要真金白银的消费刺激,更离不开健身场地的持续完善和健身选择的日益丰富。“十四五”时期,我市共新建或改建健身步道6条、体育公园2个、小型体育公园4个、全民健身广场5个、笼式足球场9个、多功能运动场7个、群众滑冰场4个、推广“国球两进”项目67个、安装健身路径123套。截至当前,九游体育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覆盖率显著提升,已达到100%,构建起了便捷高效的“15分钟健身圈”。

  在设施布局上,我市紧紧围绕“黄河两岸休闲运动带”和“南北两山山地休闲运动带”的规划蓝图,按照“有绿插体”“见缝插针”的原则合理布局体育设施,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的休闲健身需求。在风景如画的黄河两岸,布局了多个全民健身广场,配建了包含二代智能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羽毛球架等在内的多种设施,充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健身需求。同时,重点建设了九州景区马草沟健身步道、兰州黄河之滨运动健身步道等项目,进一步打造和完善南北两山休闲运动带。此外,我市还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兰州奥体中心、兰州体育馆等大型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向上申请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贴,让全民健身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兰州马拉松的火爆出圈,离不开这座城市日益浓厚的体育氛围,而氛围的营造则得益于包括马拉松嘉年华在内的系列全民健身活动的持续加持。2025年兰马赛事期间共计举办相关配套活动31次,直接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成功营造出“全民兰马、全城欢动”的浓厚健身氛围。

  兰马余温尚存,“跑遍兰州”系列活动的热潮已然掀起。6月22日,由兰州市体育局主办的2025兰州马拉松跑遍兰州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系列活动首站活动——兰州奥体中心站鸣枪开跑。近千名跑步爱好者齐聚兰州奥体中心玫瑰体育场,在盛夏的清凉细雨中激情奔跑,用奔跑的脚步诠释健康与快乐的真谛。

  今年的“跑遍兰州”系列活动共开展6站,历时四个多月。11月2日上午,系列活动的年度收官站——“九九重阳”全民登高活动在兰州市安宁区仁寿山公园隆重开赛。800名参赛选手以徒步登高的方式,共同践行“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银龄行动共筑友好社会”的活动主题,让重阳节“登高望远、敬老祈福”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新时代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在秋意盎然的山林间完美相遇、交融共鸣。

  网友“浓情咖啡加牛奶”在登山秋游中意外邂逅了这场赛事,他说“参赛的选手有高校的学生,也有带着孩子的家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昂扬的斗志。看着他们奔跑的身影,仿佛山间的草木也被这份热情感染。这条赛道难度适中,适配各年龄段人群,选手奔跑其间,既能感受文化景点的历史韵味,又能瞥见城市发展的脉络。作为游客,我们不仅欣赏了仁寿山秋日的美景,更见证了兰州全民健身的蓬勃活力。”

  除此之外,兰州市还持续打造“冰雪运动‘四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品牌,在非雪季有效巩固和拓展了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影响力。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市积极举办贴近农村实际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和美乡村象棋大赛等赛事吸引农村体育爱好者积极参与,有效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体生活,推动了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3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甘肃省主会场暨兰州市武术精英赛、社区运动会等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赛事活动接连不断,进一步拓展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体育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

  从奥体中心紧张激烈的竞技角逐,到黄河岸边悠闲惬意的健身锻炼;从真金白银的消费券激励,到遍布城乡的健身设施,兰州体育事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随着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的不断优化和品牌赛事活动的深入推广,兰州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一幅波澜壮阔、充满希望的体育强市画卷正在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滨徐徐展开。(记者 刘宝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