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NINE GAME)体育·官方网站-中国智慧体育科技领导者

九游app:北仑擘画“双一流”品质港城新图景-九游体育

九游app:北仑擘画“双一流”品质港城新图景

  

九游app:北仑擘画“双一流”品质港城新图景

  当“十四五”的年轮镌刻下收官的印记,东海之滨,北仑以实干为笔、以奋斗为墨,在“锻造硬核力量、建设一流强区”的壮阔长卷上,挥毫写下了一份底气十足、震撼人心的时代答卷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109.2亿元,占全国比重提升至1.165%,开放门户地位愈加凸显;

  累计43项制度创新入选全省最佳实践,26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建设勇立潮头

  这一组组“首位”“硬核”的数据,是北仑人“借国家势、吃改革饭、打港口牌、走实业路”的奋斗勋章,也是一个产业大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从全球一流强港的碧波万顷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拔节生长,从城市天际线的日新月异到民生福祉的细致描摹,北仑的每一步前行都踏石留痕,每一份成绩都掷地有声。

  “十五五”开启新程之际,北仑将怀揣“双一流双示范”的凌云之志,在践行“八八战略”、推进“两个先行”的实践中挥斥方遒谱新篇。

  走进位于大碶街道的灵峰现代产业园,塔吊林立、桩机轰鸣,一片规划总面积超1400亩的机器人产业园正破土而出。由拓普集团、旭升集团、德业股份等多家本土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的标杆项目已率先落地。

  “我们从传统家电转型至新能源领域,未来将利用在变频控制、环境智能感知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园区伙伴共同探索机器人的创新应用。”德业股份相关负责人的话语充满自信。不远处,宁波君灵模具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为无人机、重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赶制关键结构件。总经理姚贤君说:“我们每年开发新品超90款,在产产品近150款,对未来充满信心!”

  企业的信心,源于北仑产业提质坚实的核心底座。“十四五”期间,北仑产业跃迁硕果累累: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收入囊中;4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500强”,数量居全市首位;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全市第一,压铸模具产业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大榭化工园区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十强

  产业提质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北仑从能级、模式、空间三维发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面跃升。

  聚焦细分领域精耕细作,“431”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生态。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服务业增加值居全市第2位,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项目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现代金融、航运服务等保持全市领先。

  如果说“制造跃迁”是修炼“内功”,那么“开放共融”就是搭建“舞台”,让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实现价值倍增。

  “十四五”期间,北仑持续拓展开放格局:成功实现国家级创新案例零的突破,累计43项制度创新入选全省最佳案例,26项制度创新在全国推广;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吞吐能力港区的区域、全球第5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连续8年位居全国综试区单区第一

  在梅山综合保税区,菜鸟保税仓内灯火通明,包裹在传送带上飞速流转。“今年双11,我们的订单量较平日增长20倍,得益于海关嵌入式监管新模式,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仓库负责人介绍。10月20日“双11”大促启动当晚,北仑跨境电商企业4小时内便接收订单72.2万单,销售金额达3.2亿元,占全市72.4%。

  “我们的轻型动态海缆技术已成功攻克卡脖子难题,满足了深远海风电开发的迫切需求!”在东方电缆的研发中心,工程师的自豪感溢于言表。与此同时,极氪、海天等企业参与的技术研发成果,也成功入选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示名录。

  企业的突破,离不开北仑这片以人才为基、以科创为壤、以数字为翼的优质生态沃土,更印证了“才聚则业兴,赋能则果硕”的发展逻辑。“十四五”期间,北仑全社会R&D占GDP比重预计为2.85%,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分别为2020年的3.2倍、3.4倍。截至目前,北仑入选全国双创优秀示范基地、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省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科创平台的提质扩面,为“才聚”与“果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北仑与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文博展示了他们的合作成果:“我们协助普锐明公司进行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涡旋盘的开发,九游官方入口使其产品力学性能提升20%,生产节拍提升30%。”

  科研实力的持续增强,让“赋能”成效加速转化为“果硕”实效。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增长,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50项。在梅山湾生命健康科创园,刚刚竣工的一期项目已储备近30家创新企业。运营负责人李娟介绍:“我们采用国资开发引领+商业化运营+产业基金赋能模式,重点聚焦高端器械、医疗美容等前沿领域,目标是打造覆盖筛查、诊断、治疗全流程的健康管理产业链。”

  如今,北仑正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八大未来产业赛道,持续扩容“人才蓄水池”、升级“创新服务链”。今年1月至9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2%,登顶全市。

  从空中俯瞰北仑,凤凰城、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建设日新月异,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梅山湾碧波之上,帆船竞逐,承载着高端赛事与城市荣光;滨海之城,绿色蔓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富邦城、银泰城、博地影秀城人流如织,商业繁华点亮都市烟火;大碶庐南E6地块,1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刚刚通过竣工验收,为新市民勾勒出“住有优居”的温暖图景;新碶街道千亩方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稻香音乐会”刚刚落幕,勾勒出现代都市与田园风光交融的和谐画卷

  “十四五”以来,北仑以空间布局优化为牵引,推动全域从“形态重塑”向“内涵提质”全面跨越,不断完善“一区四片、两轴三心”空间布局,东部滨海、中部城市核心、南部生态休闲“多翼齐飞”,城市与乡村高效联动,让港城面貌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

  城市品质提升显著,宜居宜业魅力持续彰显。北仑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打磨城市肌理,城市有机更新扎实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九类空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凤凰城、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等重点片区更新提速。智慧港城建设不断深化,迭代升级“智序港城”应用,交通疏导、环境监测、便民服务等功能不断优化,让城市管理实现“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

  乡村建设加快发展,和美乡村图景全面铺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北仑大力推动乡村从“美丽颜值”向“美丽经济”“美丽治理”全面提升。获评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精特亮”创建连续3年位列全市第一档。环通北仑城区与美丽乡村的旅游环线,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与特色产业串珠成链。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发展底色越发鲜明。北仑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清水环通等项目建设,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创成省首批全域“无废城市”,获省“大禹鼎一星金鼎”;梅山湾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省首批滨海宜居型美丽海湾;建成各类特色公园,生态景观线串起城乡绿意,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11月初,2025中国家庭帆船赛宁波梅山湾站金牌赛在梅山湾的碧波之上扬帆启航。来自全国13座城市的航海家庭与帆船好手再度聚首,在这片熟悉的水域乘风破浪。

  一场场文化体育盛会走进百姓日常,这背后离不开民生事业的坚实托底。北仑以“民生为本、品质为要”为导向,统筹推进就业增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文化惠民等重点工作,从“保基本、兜底线”向“提品质、增福祉”全面跨越,让共富之路既有温度又有厚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高质量就业撑起群众“钱袋子”,北仑在全市率先设立协作帮扶慈善信托,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富实践观察地,通过率先打造“15分钟灵活就业圈”和一体化零工市场,为就业创业提供全链条支持。2025年前三季度,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277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6,收入均衡性位居全市前列,就业形势保持稳中向好。

  社会保障全面托底。在北仑,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户籍人口社保参保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入选儿童友好协同创新区、全省普惠托育试点;住房保障精准发力,大碶庐南E6地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提供约1500套住房,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公共服务均衡提质。北仑持续优化扩容教育资源,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段公办学校覆盖率、义务教育免费率两个100%。医疗健康服务持续升级,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复审成绩位列全国区级第一,“健康浙江”建设考核连续6年优秀,让群众“小病不出镇、大病有保障”。便民服务持续完善,托育机构、嵌入式体育新空间遍布城乡,让健身休闲触手可及。

  文化服务多点开花。基本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中国港口博物馆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荣获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天天演”“艺起来”等惠民品牌年均开展活动千余场,惠及群众数十万人次。目前,北仑已形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达到先进水平。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孙肖 北仑区委报道组陈旻茗 张若曦 叶文韬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北仑区委宣传部提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当“十四五”的年轮镌刻下收官的印记,东海之滨,北仑以实干为笔、以奋斗为墨,在“锻造硬核力量、建设一流强区”的壮阔长卷上,挥毫写下了一份底气十足、震撼人心的时代答卷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109.2亿元,占全国比重提升至1.165%,开放门户地位愈加凸显;

  累计43项制度创新入选全省最佳实践,26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建设勇立潮头

  这一组组“首位”“硬核”的数据,是北仑人“借国家势、吃改革饭、打港口牌、走实业路”的奋斗勋章,也是一个产业大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从全球一流强港的碧波万顷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拔节生长,从城市天际线的日新月异到民生福祉的细致描摹,北仑的每一步前行都踏石留痕,每一份成绩都掷地有声。

  “十五五”开启新程之际,北仑将怀揣“双一流双示范”的凌云之志,在践行“八八战略”、推进“两个先行”的实践中挥斥方遒谱新篇。

  走进位于大碶街道的灵峰现代产业园,塔吊林立、桩机轰鸣,一片规划总面积超1400亩的机器人产业园正破土而出。由拓普集团、旭升集团、德业股份等多家本土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的标杆项目已率先落地。

  “我们从传统家电转型至新能源领域,未来将利用在变频控制、环境智能感知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园区伙伴共同探索机器人的创新应用。”德业股份相关负责人的话语充满自信。不远处,宁波君灵模具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为无人机、重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赶制关键结构件。总经理姚贤君说:“我们每年开发新品超90款,在产产品近150款,对未来充满信心!”

  企业的信心,源于北仑产业提质坚实的核心底座。“十四五”期间,北仑产业跃迁硕果累累: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收入囊中;4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500强”,数量居全市首位;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全市第一,压铸模具产业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大榭化工园区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十强

  产业提质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北仑从能级、模式、空间三维发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面跃升。

  聚焦细分领域精耕细作,“431”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生态。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服务业增加值居全市第2位,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项目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现代金融、航运服务等保持全市领先。

  如果说“制造跃迁”是修炼“内功”,那么“开放共融”就是搭建“舞台”,让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实现价值倍增。

  “十四五”期间,北仑持续拓展开放格局:成功实现国家级创新案例零的突破,累计43项制度创新入选全省最佳案例,26项制度创新在全国推广;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双“千万箱级”吞吐能力港区的区域、全球第5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连续8年位居全国综试区单区第一

  在梅山综合保税区,菜鸟保税仓内灯火通明,包裹在传送带上飞速流转。“今年双11,我们的订单量较平日增长20倍,得益于海关嵌入式监管新模式,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仓库负责人介绍。10月20日“双11”大促启动当晚,北仑跨境电商企业4小时内便接收订单72.2万单,销售金额达3.2亿元,占全市72.4%。

  “我们的轻型动态海缆技术已成功攻克卡脖子难题,满足了深远海风电开发的迫切需求!”在东方电缆的研发中心,工程师的自豪感溢于言表。与此同时,极氪、海天等企业参与的技术研发成果,也成功入选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示名录。

  企业的突破,离不开北仑这片以人才为基、以科创为壤、以数字为翼的优质生态沃土,更印证了“才聚则业兴,赋能则果硕”的发展逻辑。“十四五”期间,北仑全社会R&D占GDP比重预计为2.85%,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分别为2020年的3.2倍、3.4倍。截至目前,北仑入选全国双创优秀示范基地、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省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科创平台的提质扩面,为“才聚”与“果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北仑与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文博展示了他们的合作成果:“我们协助普锐明公司进行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涡旋盘的开发,使其产品力学性能提升20%,生产节拍提升30%。”

  科研实力的持续增强,让“赋能”成效加速转化为“果硕”实效。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增长,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50项。在梅山湾生命健康科创园,刚刚竣工的一期项目已储备近30家创新企业。运营负责人李娟介绍:“我们采用国资开发引领+商业化运营+产业基金赋能模式,重点聚焦高端器械、医疗美容等前沿领域,目标是打造覆盖筛查、诊断、治疗全流程的健康管理产业链。”

  如今,北仑正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八大未来产业赛道,持续扩容“人才蓄水池”、升级“创新服务链”。今年1月至9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2%,登顶全市。

  从空中俯瞰北仑,凤凰城、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建设日新月异,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梅山湾碧波之上,帆船竞逐,承载着高端赛事与城市荣光;滨海之城,绿色蔓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富邦城、银泰城、博地影秀城人流如织,商业繁华点亮都市烟火;大碶庐南E6地块,1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刚刚通过竣工验收,为新市民勾勒出“住有优居”的温暖图景;新碶街道千亩方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稻香音乐会”刚刚落幕,勾勒出现代都市与田园风光交融的和谐画卷

  “十四五”以来,北仑以空间布局优化为牵引,推动全域从“形态重塑”向“内涵提质”全面跨越,不断完善“一区四片、两轴三心”空间布局,东部滨海、中部城市核心、南部生态休闲“多翼齐飞”,城市与乡村高效联动,让港城面貌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

  城市品质提升显著,宜居宜业魅力持续彰显。北仑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打磨城市肌理,城市有机更新扎实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九类空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凤凰城、甬江科创区北仑片区等重点片区更新提速。智慧港城建设不断深化,迭代升级“智序港城”应用,交通疏导、环境监测、便民服务等功能不断优化,让城市管理实现“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

  乡村建设加快发展,和美乡村图景全面铺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北仑大力推动乡村从“美丽颜值”向“美丽经济”“美丽治理”全面提升。获评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精特亮”创建连续3年位列全市第一档。环通北仑城区与美丽乡村的旅游环线,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与特色产业串珠成链。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发展底色越发鲜明。北仑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清水环通等项目建设,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创成省首批全域“无废城市”,获省“大禹鼎一星金鼎”;梅山湾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省首批滨海宜居型美丽海湾;建成各类特色公园,生态景观线串起城乡绿意,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11月初,2025中国家庭帆船赛宁波梅山湾站金牌赛在梅山湾的碧波之上扬帆启航。来自全国13座城市的航海家庭与帆船好手再度聚首,在这片熟悉的水域乘风破浪。

  一场场文化体育盛会走进百姓日常,这背后离不开民生事业的坚实托底。北仑以“民生为本、品质为要”为导向,统筹推进就业增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文化惠民等重点工作,从“保基本、兜底线”向“提品质、增福祉”全面跨越,让共富之路既有温度又有厚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高质量就业撑起群众“钱袋子”,北仑在全市率先设立协作帮扶慈善信托,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富实践观察地,通过率先打造“15分钟灵活就业圈”和一体化零工市场,为就业创业提供全链条支持。2025年前三季度,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277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6,收入均衡性位居全市前列,就业形势保持稳中向好。

  社会保障全面托底。在北仑,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户籍人口社保参保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入选儿童友好协同创新区、全省普惠托育试点;住房保障精准发力,大碶庐南E6地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提供约1500套住房,让新市民、九游官方入口青年人“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公共服务均衡提质。北仑持续优化扩容教育资源,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段公办学校覆盖率、义务教育免费率两个100%。医疗健康服务持续升级,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复审成绩位列全国区级第一,“健康浙江”建设考核连续6年优秀,让群众“小病不出镇、大病有保障”。便民服务持续完善,托育机构、嵌入式体育新空间遍布城乡,让健身休闲触手可及。

  文化服务多点开花。基本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中国港口博物馆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荣获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天天演”“艺起来”等惠民品牌年均开展活动千余场,惠及群众数十万人次。目前,北仑已形成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达到先进水平。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孙肖 北仑区委报道组陈旻茗 张若曦 叶文韬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北仑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