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亿债务压顶北京国安濒临解散!下赛季或无人接盘
10月26日,北京工人体育场,中超第28轮。面对联赛“副班长”青岛海牛,北京国安在领先情况下最后时刻崩盘,12分钟内连丢3球,最终以2-4的比分主场惨败。
比赛失利只是冰山一角。赛后,“曝北京国安面临解散”话题以破竹之势冲上热搜,36亿巨额债务、股权冻结、无人接盘的残酷现实,将这支成立33年的老牌俱乐部推入生死存亡的深渊。
本赛季初,国安曾给人无限希望,以半程冠军的姿态领跑中超。然而从第17轮0-6惨败山东泰山后,球队状态断崖式下滑。
最近9场比赛,国安仅取得1场胜利。第27轮,他们甚至在主场1-2输给了保级队深圳新鹏城。
前任主教练塞蒂恩因“个人及家庭原因”突然下课,但真相是他因带头为球员讨薪而触怒高层。
这位西班牙教头曾带领球队取得59.4%的胜率,位列队史第三,却因捍卫球员权益而被解雇。
国安控股方中赫集团在2021年进行了一场资本豪赌,以俱乐部股权为抵押,向山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借款36.8亿元。
2025年6月,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国安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高达36.86亿元。
更令人心寒的是,俱乐部股权自2021年起先后三次被冻结,涉及中国银行、山东金融资产等多方纠纷。
俱乐部长期欠薪已持续超过18个月,涉及球员、教练组及工作人员总计超过百人。
一线队主力球员被拖欠薪资高达8位数,梯队教练甚至只能拿到基本工资的50%。
俱乐部曾以“股权改革”为名,要求球员签署“自愿降薪协议”,遭到拒绝后,采取每月只发30%工资的“分期支付”方式。
北京市体育局虽在2024年初协调市属国企提供2.1亿有息借款,但这笔资金与36亿巨债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而在中超俱乐部普遍面临盈利压力的背景下,没有企业愿意接手这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
据中国足协相关人士透露,若11月底前无法解决欠薪问题,国安将被取消2026赛季注册资格,解散几乎成为定局。
国安拥有从U13到U21的完整梯队,2022年还曾夺得U21联赛冠军。若俱乐部解散,近400名青少年球员的出路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