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大学发布“上体体育大模型20” 共绘智慧发展新图景
         
    
2025年10月25日,上海体育大学举办了“上体体育大模型2.0”发布会暨首届上海体育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冠军争夺赛。活动全面展示人工智能赋能体育事业的最新实践,共绘智慧体育未来发展新图景。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陈志宇指出,上海体育大学围绕核心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两大关键,实现体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落地应用。面向未来,总局科教司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包括上体在内的体育院校,围绕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加强政策指引和业务指导,汇聚各方力量更好服务体育强国建设。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周亚明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科技产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期待上海体育大学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优势特色,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推进“体育+人工智能”“体育+大数据”“体育+智能装备制造”建设,产出更多标志性科研成果。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宋毅指出,上体体育大模型2.0的发布是上海体育大学推动一流体育学科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的扎实成果,期待上海体育大学未来继续着力推动科教融汇、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需。
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陈尚义代表百度致辞,他指出,从2023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上体体育专业优势与百度AI技术深度融合,取得了系列成果。未来,百度会继续与上海体育大学深化跨学科研究、推动产业进步,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力量。
近年来,上海体育大学先后与百度、上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智慧体育发展,九游官方入口在体育人工智能创新上跑出 “加速度”。2023 年,学校和百度签约共建 “上体 - 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面向产业创新一线和学术创新前沿,聚焦体育人工智能创新研发。
2024 年,上海体育大学与百度共同发布国内首个面向体育行业的大模型 —— 上体体育大模型 1.0。九游官方入口在国家游泳队,上体体育大模型科研团队打造了水上水下全程50米3D智能采集与AI量化分析系统,全面、多视角智能监测运动员游泳的全过程,捕捉运动员动作细节,帮助运动员精准、定量化地进行每一次训练。
如今,“上体体育大模型 2.0” 围绕 “落地应用” 这一核心目标,在技术能力、知识体系及应用生态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上体 - 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代表卢飞翔和上海体育大学智慧体育工程学院院长傅维杰,共同介绍了上体体育大模型2.0版本的研发背景和现有功能。该版本依托 “基座模型、多模态融合、知识增强、跨学科交互、嵌入式应用” 五大核心技术升级,重点拓展了 “竞技体育、全民健康、文化传播、体育赛事” 四大应用场景,推动模型能力向实际应用的深度转化。
在竞技体育领域,“上体体育大模型 2.0” 已深度服务于跳水、游泳、冰雪、三人篮球以及田径攀岩等多支国家队,提供了从无标记技战术分析到 AI 多模态全新功能等尖端技术支持。此外,大模型也全力助力北京、上海、广东等10余支省级队伍、上百名运动员,备战即将到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实现高效、智能的运动分析。
傅维杰介绍,上体体育大模型 2.0 不仅是技术迭代的重要成果,更是体育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实践。未来,它将陆续免费开放,以科技赋能体育,在竞技突破、文化传承、健康促进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科技力量助推中国体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除上体体育大模型外,具身智能机器人、乒乓球机器人、武术人工智能化评教系统、神经增能、篮球一体机、青少年体育智能评测软硬一体机、激光雷达羽毛球训练分析系统等人工智能赋能体育事业的最新科技产品在发布会现场进行了集中展示。
本次活动上,还举办了首届上海体育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冠军争夺赛。大赛自 2025年9月启动以来,吸引众多高校团队与科研力量参与,赛事设置 “技术初审 - 决赛阶段 - 冠军争夺赛” 三阶段评审,从“创新性与前瞻性、技术合理性、应用潜力、表达与展示、团队协作与研究规范性” 五大维度筛选优质成果。
经过多轮严格评审与现场激烈角逐,来自上海体育大学的作品《羽光之眼:基于多模态融合的智能羽毛球技战术解析引擎》获得冠军,来自深圳智洞科技有限公司的作品《人类运动数据平台》获得亚军,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作品《青少年足部健康早筛与个性化干预系统 - AI 赋能的数字健康解决方案》获得季军。获奖成果将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
近年来,上海体育大学持续推进 “体育 + 人工智能” 交叉创新,通过创建智慧体育工程学院和交叉科学研究院,以 “支撑国家体育战略、引领智慧体育发展” 为定位,从学科体系、师资团队、科研平台三方面发力,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格局;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依托上体 - 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在可穿戴设备、智慧运动空间、AI 裁判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同时为体育领域培养高层次交叉型人才。
《脑动引擎 —— 多模态神经调控提升运动能力新方案》项目在高教主赛道斩获金奖
8月5日,2025年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第27届CRAIC)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落幕,学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生团队首次参赛,取得历史性突破,荣获国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
9月5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学校 “数智赋能体育科技创新教师团队” 成功入选,并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两次入选的体育类高校。团队以 “数智赋能” 为核心引擎,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全民健身与健康融合三大领域,开创性地推动体育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生命科学及先进通信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引领体育学科转型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变革,显著提升体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家急需领域人才供给能力。
未来,上海体育大学将持续迭代升级上体体育大模型,打造开放、共享、安全的体育人工智能生态,深化 “体育 + 人工智能” 领域的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高校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