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NINE GAME)体育·官方网站-中国智慧体育科技领导者

武陟县:打造黄河文化创新高地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九游体育

武陟县:打造黄河文化创新高地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九游体育九游体育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两高四着力”,围绕市委“实施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行动,推进‘景区焕新’和业态培育工程,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全县“325”产业计划,专门成立了文旅康养产业专班,出台了《武陟县文化旅游活动运行保障机制》,并将文旅产业发展纳入都市服务业产业重点推进内容,高位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打造“游武陟、读黄河”“来武陟、享周末”文旅品牌。

  今年上半年,武陟县推出万花民俗市集节会、“黄河岸边看梨花”“龙泽园泛舟赏荷”等200余场文旅节会活动,圣博健康产业园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点位,嘉应观和人民胜利渠渠首入选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嘉应观入选省文旅厅文旅微短剧百家取景地。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黄河故宫”嘉应观入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和省文旅厅文旅微短剧百家取景地。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蓝 摄

  武陟是“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最独特、最具优势、最有发展潜力的就是黄河文化。这里的历史、地域、民俗都浸润着黄河文化的基因,拥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全国乡村旅游点位、4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16个省级旅游品牌。

武陟县:打造黄河文化创新高地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图1)

  深挖黄河文化内涵。武陟县成立了“黄河文化研究中心”,校地共建了“黄河文化旅游研究院”和“黄河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以院校为平台,向研究要质量;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挖黄河文化的多元内涵,嘉应观和人民胜利渠渠首入选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

  深化文化遗产传承。建成非遗活态传承基地10余个,常态化开展黄河文化“七进”活动,联建黄河泥埙教学基地,借助东方甄选武陟生产基地平台,推广做大“四大怀药”、武陟油茶、菡香大米等黄河流域特产品牌,武陟油茶全国飘香,黄河泥埙传承人王建荣获“豫匠人物”称号,黄河飞龙登上蛇年央视春晚、飞入亚冬会开幕式、舞动成都国际非遗文化节。

武陟县:打造黄河文化创新高地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图2)

  深度利用文化阵地。建设提升了嘉应观、渠首、黄河交通学院黄河文化馆等黄河文化展示场景平台,打造了杨庄改道工程纪念馆、老龙湾等堤防文化工程,沿黄沁河设置了10个水情教育文化广场,宣传展示治黄文化。依托嘉应观、龙泽园等黄河生态基地,推出研学游学活动,打造“黄、沁、蟒”三河交汇文化生态带。

  深层开发文旅产品。开发字绘武陟、“陟”装福气、“陟”贴好运、黄河泥埙、嘉应折扇、黄河小飞龙、黄河泥印、黄河陶哨、嘉应龙凤图日历、龙凤衫、龙凤帽等系列文创产品,推出互动演出、研学体验项目。

  深入促进文化产业。武陟县贝贝特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为全省唯一入选单位,文化“走出去”实现重大突破。

  黄河古迹国保巡礼游。丰富创新5处国保的时代表达和呈现载体,嘉应观、妙乐寺塔、千佛阁、青龙宫等4处国保入选全市“古建巡礼·楼阁殿堂”国保文物主题游径,吸引外地游客来武陟访古寻踪、体验黄河文化、聆听千年故事。

  治黄历史主题研学游。围绕“治黄”“兴水”两大主题,推出嘉应观—人民胜利渠渠首—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等黄河文化研学精品线路,嘉应观入选“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全省十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成为治黄兴水研学目的地,先后接待省内外研学团队30余个,服务学生2.9万人次,“游武陟、读黄河”研学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放大。

武陟县:打造黄河文化创新高地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图3)

  “黄河飞龙”项目荣膺2024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

  黄河生态乡村休闲游。沿44公里王园线生态廊道,串联嘉应观、万花村等1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休闲观光园区,联动乡村3万余亩梨园、桃园,打造“桃花节”“梨花节”“荷花节”等“田园风光休闲之旅”,从3月份开始,热度不减,持续形成客流高峰,吸引60余万游客赏花打卡、众多摄影爱好者来武采风,成为山西、郑州等周边游客周末休闲打卡地,黄河龙泽园、百姓梨园等多处景区景点入选国家、省、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来武陟、享周末”文旅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黄河旧址红色记忆游。以人民胜利渠渠首、西滑封展览馆、修获武民主政府旧址等为地标,传承红色文化,汲取奋进力量。通过单线提升、多线串联、环线打造,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形成了半日游、一日游等武陟游模式。

  黄河印记工业打卡游。黄河岸边的斯美特休闲食品体验馆、圣博怀药产业园、东方甄选等工业旅游基地吸引9万余名游客参观、购物,现已逐步成为年轻人新兴打卡地。

  着力打造贯穿全时、全域、全要素的文旅消费链条,以特色活动为“珠”,以消费场景和时间延伸为“链”,聚焦黄河岸、黄河畔、黄河滩,向黄河文化周边元素赋能,激发市场活力。

  黄河文化活动。先后举办“悬河头·赏日出”“非遗进节会”等活动,正在开展的“黄河大合唱”“龙吟之声·舞飞龙”活动,让黄河文化火起来。

武陟县:打造黄河文化创新高地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图4)

  集莲藕种植、鱼虾养殖、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区——武陟县大虹桥乡黄河龙泽园。

  赏花活动引流。从3月份开始,陆续推出“相约虹桥赏桃花”“黄河岸边看梨花”“龙泽园里观荷花”等赏花活动,打造“赏花+乡村游+美食+文化”等沉浸式文旅新场景,以“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延展赏花经济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52亿元。

武陟县:打造黄河文化创新高地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图5)

  市集活动聚气。联动武陟元素、民俗文化,打造嘉应观、万花等民俗市集,让非遗文化、武陟美食、乡村音乐等交织碰撞,以“文化味”邂逅“烟火气”,万花民俗市集活动游客达3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56亿元。

  节庆活动造势。依托“龙腾怀川·粽情焦作”等全市文旅节庆IP,让武陟出圈出彩,举办“粽情怀川·福至嘉应”“万花为媒·赴爱之约”“一见粽情·百年好合”等文旅节庆促消费专题活动256场,把节庆文旅、移风易俗、大龄青年交友三个主题有机融合,“五一”万花市集活动现场吸引了4000余名青年男女来万花交友、来万花消费,线余万。

武陟县:打造黄河文化创新高地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图6)

  夜游活动延链。对标“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出夜间消费季活动,规划打造了映湖路、凤仪湖等文旅消费街,开发剧本杀、密室逃脱新兴文旅行业,以五星级标准建设的万达锦华酒店拉高武陟住宿接待水平,现已成为来焦入住优选,拉长了武陟一日游链条。

  区域联动共享。探索与周边城市和国内旅游城市开展品牌互推、政策互惠合作,利用好郑州航空口岸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遇,借力焦作“一票游焦作”门票联动活动、文旅推介活动,鼓励涉旅企业、旅行社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旅游商品大赛,争取荣获更多旅游商品奖项,争取更多游客来武,扩大武陟文旅影响力,实现“引客入武、邀客聚武、留客游武”。